在很多人的印象里,发电行业似乎总是与轰鸣的机组、庞大的厂房以及复杂的仪表盘紧密相连,充满了工业时代的厚重感。但你可能想不到,如今这个传统行业也迎来了 AI 大模型的 “加持”。2025 年 6 月 28 日,国家能源集团正式发布了全球首个千亿级发电行业大模型 ——“擎源”,给发电行业带来了一场智能化的 “风暴”。
随着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,能源基础设施的智能升级成为趋势,也面临着诸多挑战。国家能源集团作为拥有全球最大装机规模、海量数据资产和全场景应用矩阵的能源巨头,为了落实国家数字经济战略,推动能源行业智能化转型,顺势研发出了 “擎源” 大模型。
“擎源” 大模型可有着不少创新突破。它首创了多能协同动态优化新引擎,融合了运行监测、设备状态、气象环境等多源异构数据,构建起 “模型 - 智能体 - 应用” 全栈产品矩阵,能实现跨业务智能体高效动态协作,形成覆盖发电全流程的智能优化解决方案。同时,它还首创了发电行业垂直深耕新范式,专为电力系统打造 “源 - 网 - 荷 - 储” 全场景 AI 解决方案,通过全链路智能技术实现电力生产垂直整合,关键环节 AI 应用覆盖率达到 100%,成为行业深度智能化转型的标杆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它首创了全栈自主可控智能决策新体系,基于全国产化技术栈,融合强化学习与多模态融合技术构建自适应训练与决策框架,建立起覆盖发电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决策验证闭环,实现了从技术到应用的完全自主可控。
在实际应用中,“擎源” 大模型的表现更是让人眼前一亮。在安全环保领域,它能为设备全生命周期监督提供技术支持,还能赋能班组安全管理等。比如江西某火电厂的安全生产评价,以前需要 14 名专家耗时一周才能完成,而 “擎源” 仅用 1 天就搞定了,技术监督检查评价效率提升 100% 以上。
在电力交易领域,“擎源” 大模型展现出了强大的预测和分析能力。它能精准预测气象变化、预警水情风险及分析市场形势,为现货交易提供有力支持。国能山西霍州电厂的数据显示,“擎源” 预测的节点电价准确率比传统方式提升了 6.2%,一台 600 兆瓦的发电机组生产成本因此下降 0.3%,盈利能力提升 2%。
产调中枢领域也因 “擎源” 的加入而变得更加高效。它可以优化梯级水库调度、机组参数自动寻优及火电燃料精准管控等。在 6 月 25 日的渡河流域防洪调度事件中,“擎源” 提前 7 天就预测到了强降雨,精准制定出水库拦蓄与泄洪计划,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而在设备检修领域,“擎源” 能敏锐感知机组状态、精准诊断问题,还能智能制定检修策略与派单。国家能源集团已在 179 个试点电站应用了该模型,仅半年时间就精准发现缺陷 2633 条,推动检修模式向 “预防性状态检修” 转变。
未来,国家能源集团将聚焦核心场景解决方案,分层推进 “擎源” 大模型的应用落地,重点推广首批 13 个场景及后续典型核心场景,实现模型月级迭代更新。同时还会向产业链开放 API 接口与工具链,联合高校、院所等攻关关键技术,培养 “AI + 能源” 复合型人才,助力发电行业生产效率提升与低碳转型加速。
发电行业有了 AI 大模型,是不是很令人惊喜?这不仅是行业的一次重要变革,也让我们看到了传统产业与新兴技术融合带来的无限可能。作为生产发电机的格睿 GLORIA,始终关注发电行业的前沿动态与技术革新。关注我们,了解更多行业最新资讯,一同见证发电领域的持续发展与进步。